|
開辟金融發展新領域 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时间:2016-02-16 【转载】 1月21日,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高層研討會在香港召開。會議由國家電網公司主辦,來自有關國際組織、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咨詢公司與電力企業等方面的80多位代表出席。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巡視員郭偉、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部長孫湘一出席研討會。劉振亞董事長發表題為“開辟金融發展新領域、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主旨演講。13位專家作專題發言。與會代表重點圍繞跨國大型基礎設施投融資政策和商業模式、全球能源互聯網投融資方式等內容,進入深入研討,積極建言獻策,取得重要成果。 劉振亞介紹了什么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什么要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如何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點對金融業如何發揮作用、創造價值進行了深入闡述。劉振亞指出,世界能源發展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三大難題。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是實施“兩個替代”,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實現清潔能源占主導。全球能源互聯網是實現“兩個替代”和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實質就是“特高壓電網+智能電網+清潔能源”。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造福全人類的宏偉事業,對于推動能源革命、拉動經濟增長、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促進和平發展具有重大作用。召開此次研討會,旨在凝聚國際金融力量,圍繞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開辟金融發展新領域,創新商業模式,創造商業價值,拓寬投融資渠道,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
劉振亞指出,金融的根基是實體經濟,金融發展必須面向實體經濟。全球能源互聯網是覆蓋全球的能源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大、產業鏈長、帶動力強,對經濟增長具有強勁的拉動作用,將不斷催生新技術、新業態和新產業,是未來實體經濟發展的新生力量,將為金融業發展創造新需求、開辟新領域、提供新機遇。同時,金融業的發展又能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大項目投資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要積極探索建立基于全球能源互聯網,覆蓋能源生產、傳輸、消費全環節的新型商業模式,推動構建新型投融資平臺;要依托國際資本市場,實現融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和資金配置全球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金融解決方案。國家電網公司正在研究推進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和亞洲~歐洲、非洲~歐洲等一批跨國跨洲聯網示范項目,愿與各金融機構開展投融資合作,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取得新突破。 本次研討會是繼中美、中歐技術裝備研討會后,聚焦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又一次高水平研討會。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高盛、埃森哲、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麥肯錫、匯豐銀行、德意志銀行、桑坦德銀行、麥格理、畢馬威、羅蘭貝格、日本軟銀、日本可再生能源基金會、法國電力公司、英國國家電網公司、俄羅斯電網公司、韓國電力公社等方面的高管和專家參會。研討會對于促進國際金融領域凝聚共識、加強合作,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月20日,劉振亞拜訪了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仇鴻。仇鴻對全球能源互聯網理念表示贊賞,表示香港作為全球性金融中心,具有為全球能源互聯網提供金融服務的有利條件,希望通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為促進香港繁榮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信息來源:國網研究室 【文章轉自網絡】 |